路未能串联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城区内通向山体景观的绿色廊道不足,从城内远眺山体和从山顶俯瞰全城景观的廊道均难以实现。
(3)景观品质待提升。
除瑞昌广场、人民公园等少数节点的景观营造良好外,城区内的主要道路、滨河景观带的景观品质均待提升;城市门户区域、市政府南区块等重要节点的空间形态需从城市设计角度加强研究,以改善空间品质,提升景观效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建筑风貌缺乏引导,第五立面亟待整治。
区域现状建筑高度分区与高度分级不明确,导致高层建筑布局缺乏整体统筹,目前还未形成统领城市格局的高层建筑簇群;城市色彩无统一色调与色系,部分新建小区建筑色彩较深;蓝色钢瓦屋面在老城区内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区域整体景观风貌,第五立面亟待整治。
(5)城市文化彰显不足。
伴随城市更新改造,湓城区的传统城市肌理、文脉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住区、街坊组织模式;老街沿侧建筑经翻新后,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仅有街巷空间尚存;老城区内历史遗存保护状况堪忧,城隍庙由于建筑加建,主体建筑被围合,文昌阁被民居环绕,护城河被覆土;城市文化彰显不足,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包括城市标识系统策划应进一步体现文化要素(图1~图3)。

二 打造山水生态城的规划目标与思路
(一)规划目标
此次湓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将区域定位为“生态山水地,灵秀瑞昌城”。整合山水景观与城市文化资源,构建山水相依的城市空间和亲山乐水的人文环境是此次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此外,设计还制定了以下四个分目标:①“品质湓城”,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塑造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突出湓城区特色,打造品质之城;②“生态湓城”,遵循城市自然山水关系,保护生态本底,彰显山水格局特色,打造生态名城;③“魅力湓城”,塑造富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建筑品位,美化城市天际线,打造魅力之城;④“文化湓城”,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将城市建设与文化彰显相结合,突显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之城。
(二) 规划思路
此次总体城市设计通过提炼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梳理城市景观风貌格局,提出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目标和城市总体形象定位,构建城市总体设计空间结构,打造城市特色形象,并制定行动计划。设计主要按照总体设计—分项设计—行动计划的路线进行(图4)。

(1) 总体设计思路主要是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塑造空间形态,打造“品质湓城”;通过完善湖泊水系,构建绿道网络,打造“生态湓城”;通过美化空间形象,塑造建筑特色,打造“魅力湓城”;通过展现多彩文化,激发城市活力,打造“文化湓城”。
(2) 分项设计指引包括分项城市设计引导和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指引两大部分。其中,分项城市设计引导包括魅力城区设计引导、秩序街道设计引导、活力客厅设计引导、韵味轮廓设计引导和山水视廊设计引导。
(3) 行动计划包括实施措施和行动规划两部分。
三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一)策略一:优化城市功能
1.构建总体城市设计结构
此次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范围为湓城区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东到安定湖,西到杭瑞高速公路,南至长河,北至规划北环线,总面积约为 35km²。规划研究范围扩大到湓城区周边山体,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城市与自然山水资源格局的研究分析,以此来指导湓城区山水城市格局的构建 ( 图 5)。湓城区的总体城市设计结构为“一环、两带、四轴、六区”。

其中,“一环”为郊野自然山体生态环;“两带”为长河湿地生态带、瀼河都市休闲景观带;“四轴”为瀼溪西路、浔阳路—赤乌路、黄金大道、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