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系列专版3】科技旅游引领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实践 ——以贵州省天文小镇规划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18-08-28 10:03:03
 
标准的配套服务要求。然而,现状天文小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在交通方面,天文小镇目前缺乏高快速路的直接联系,从贵阳龙洞堡机场至平塘县需约2小时车程;在配套设施方面,现状天文小镇周边仅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缺乏专业的会议场地,难以为国际游客及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接待服务。

(二)底线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科研方面,为保障FAST的安全运转,必须严格保护FAST周边5   km纯净的无线电磁环境,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在充分保障科研功能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旅游活动的开发;在生态方面,FAST周边区域石漠化趋势明显,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天文小镇整体的景观风貌,必须对现有石土经济等低端产业进行清退。由此可见,科研和生态保护会在一定时期内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冲突。

(三)各自为政与统筹发展的不适应

    FAST周边六镇地处黔南州平塘县、罗甸县和惠水县交界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传统农业及低端工业为主,城镇化水平远低于贵州省及黔南州平均水平。现状镇区布局分散,除边阳—塘边—克度—通州四镇依托315省道形成了便捷联系,沫阳、羡塘两镇的交通可达性较差。此外,各镇均将FAST视为重要的发展红利,在道路标识、设施命名等方面出现天文元素和“天眼”品牌的滥用现象。从总体上看,各镇之间同质化发展、各自为政,处于自发、松散的城镇体系状态,与交通互联、旅游共建和产业共链等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三  天文小镇建设思路与理念

    天文小镇规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天文小镇为总体目标,在借鉴国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提出天文小镇建设应重点统筹发展与保护、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一)发展与保护

    FAST选址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该地地形地貌最接近 FAST 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且附近人烟稀少,高山环绕,能有效屏蔽周围的电磁波干扰,拥有理想的无线电环境。然而,天文小镇的建设以及地方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诉求,势必会对无线电磁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需要在保护装置运转安全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给予地方经济适度的发展空间。

(二)传统与现代

    黔南州生态文化资源的地域性、传统性,与“中国天眼”所要求的时代性、国际性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因此,黔南州依托世界一流的射电望远镜,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天文小镇,除需构建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外,还要实现地方传统文化与时代特性的共生共融,以“世界品质、中国气质、贵州特质的天文地质复合型特色发展区”为总体定位,规划需要将现代化的建设标准与地方化的文化元素在空间和形态上进行有机整合。

四  天文小镇规划实践

(一)严守安全底线,优化空间布局

1.创造纯净的无线电磁环境

    FAST的正常运转要求必须屏蔽电磁波干扰,否则天文观测数据将无法使用。因此,遵照《贵州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规划将FAST周边半径5km的范围划定为FAST核心保护区,搬迁出1700多户居民,关闭移动基站,严禁建设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营造无干扰的纯净电磁环境(图2)。

    为了满足游客近距离观赏天眼和进入 FAST 核心保护区感受天坑奇观的需求,规划顺应科技旅游的趋势和特点,将旅游需求进行统筹和集中安排,限制单日进入核心保护区的人流量,同时沿核心保护区外围设置“观天文”和“探地质”两个游览入口,游客经过安检有组织地进入到核心保护区。

2.构建安全舒适的蓝绿网络

    天文小镇地处黔南州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急需进行生态修复。小镇内部的霸王河自北向南蜿蜒而过,周边山体植被茂盛,具有优质的生态本底。规划一方面以生态修复和保育为基本原则,运用雨水径流模拟、水土流失安全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保留季节性径流,保护生态敏感区域,科学构建“一环、一带、三心、多廊”的生态安全体系;另一方面结合霸王河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