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及应用
规划师杂志社   2018-03-23 09:58:03
 
dFile/201832310355259.jpg">

二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一)雨洪模型构建

      利用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igital Water Simulation System,简称“DS模型”),可以构建规划区域一维、二维排水模型;基于现场调查与已有的项目规划资料,对规划区域的水文气象、地形、用地布局、地表覆被、竖向设计及雨水管网等数据进行整理;采用GIS和DS 模型,导入雨水管网 ( 包括管网节点 ) 及地形数据;按照泰森多边形划分汇水区,并设置模型参数,其中汇水区面积、不透水比例、坡度和管线长度等通过GIS技术获取,模型中下渗、洼蓄和地表糙率等参考 SWMM 用户手册中的典型值。
针对原方案的特征分析、内涝危险性评估和雨水年径流控制三个目标,规划构建三种情景的雨洪模型 ( 图 2)。将模拟结果与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控制目标进行对比,识别出规划区域潜在的雨洪问题。

(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比选体系构建

1.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初选

      规划从用地特征、水文特征、地形地势及空间需求四个方面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进行初步筛选。初选后不适宜的设施将不予考虑。如图3所示,将场地的用地、水文、地形地势及空间需求设为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细分出 7 项二级指标,选择出适合场地使用的措施。

       综合参照常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构造、功能、特殊要求及经济成本方面的资料,并参考行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场地适宜性方面对常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进行总结,形成如表 1 所示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适用场地特征指标的比选基准 ( 表格所列的 7 种设施是按照湖南丘陵地区用地、水文等特征初选得出的 )。

2.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比选

      在初步筛选出适宜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后,规划结合场地建设开发的核心目标与各方利益诉求,从径流控制功效和经济成本两个方面(图4)定量综合评价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进一步选择符合要求的规划措施,并对适宜设施进行选用和排序。

      在控制功效上,首先量化比较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径流控制机制上的功效。从横向维度看,不同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因其结构和技术各有侧重,在降雨径流控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对不同设施在降雨径流控制过程中各机制的功效进行比较量化,具体如表2所示。

       其次,量化比较降雨径流控制机制对规划目标的功效。不同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因其结构的差异性,可能具备一种或多种降雨径流控制机制,而这些机制对于流量控制也有着不同的效果。从纵向维度看,根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蕴含的不同机制,对流量控制 ( 径流量削减、洪峰延滞、流速减缓 ) 进行综合量化比较,具体如表3所示。

       最后,量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规划目标的功效。单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过降雨径流控制机制对每一类控制目标的功效得分,即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流量控制的功效量化(表4)。

       在经济成本控制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经济成本包括一次性建设成本和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其中,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需要考虑管理需求周期和维护费用。根据实际调研,以1~5分进行表示(表5)。

       由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径流控制功效和经济成本两方面的评价指标不同,为了能在同一尺度下对不同设施进行综合的比选,规划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并对归一化后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该部分求和的总分是基于所有指标均是等权的假定,综合排序如表6所示,得分越高表示在控制功效与经济成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