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1】精益求精:新常态下城市设计管理的应对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7-12-28 09:57:55
 
数城市设计项目都陷入难以有效实施的困境。就现状而言,城市设计管理的质量并不理想。具体体现在内容层面缺乏从设计方案到管理文件的有效衔接和转译,管理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较弱;在方法层面没有跟上数字信息时代的脚步,并且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在制度层面缺乏法律和各层次制度对内容的保障,使得内容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造成项目实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唯有进一步提高城市设计管理的质量,才能保证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才能满足新常态下对城市高品质空间的要求。

(二)管理高效率的挑战

      城市设计管理的效率与管理体制直接相关,体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将影响部门间的工作关系并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但是,目前规划管理体制由于“科层制”分而治之引起的条块分离,使得城市设计管理部门难以在规划、土地、市政和交通等主管部门间做出协调,形成城市设计要素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和灰色管理并存的局面。体制又进一步影响过程,使得城市设计各阶段的管理任务与流程都必须分部门依次进行,将管理过程变得异常复杂、漫长。加上组织机构自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管理工作常因为人员调动而难以衔接甚至中断。这些体制上的不可持续都造成了城市设计管理的低效和行政成本的浪费。面对新常态对于管理体制可持续性的要求,城市设计管理必将进一步梳理结构、改进过程,以更高的效率迎接挑战。

(三)管理综合效益的挑战

      过去,我国长期将“发展”简化理解成 GDP 增长,将城市固化成“增长机器”。这也使得城市设计变成了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有效工具,城市设计管理也随之落入了“唯经济效益”的价值桎梏。如今,以土地为本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新常态下的城市将追求更多元化、更可持续和更具综合效益的发展。这就需要城市设计在管理观念上回归“人本”和“家园”,融合更多元的价值观念,追求管理在生态宜居、文化传承、地域彰显、智慧创新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实现城市的“五位一体”综合发展做出指引。

二 应对挑战:城市设计管理的精益观

(一)对精益观的阐释

      “精益”(Lean Thinking) 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最早产生于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是从丰田公司独创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种思想。它是相对于当时横扫全球的福特式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其革新的要点在于重新对“效率”、“成本”及“人的价值”进行审视和定义,将效率置于用户需求之上,将成本置于生产全过程之上,将人的价值置于设备之上;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杜绝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时间、人力与资源浪费为准则,以人的智慧为驱动,通过营造扁平、透明的组织环境,激发个人自主性和集体协同性,不断地改善工作的过程和质量。可见,“精益”的实质是一种在质量和效率的持续改进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而“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正是精益思想的精髓。
      城市设计的“过程”属性为精益观念的融入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也在与过程属性对应的城市设计管理和精益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同时,精益观念与城市设计管理的结合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基础,又符合新常态下的发展背景。首先,精益思想于20世纪90年代末便跨出了制造业的诞生地,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理念在政府和房地产等行业传播及应用,随后又在建筑、服务业、农业、民航、运输业、分销、服装、医疗保健和通信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又卓有成效的精益实践,如精益管理注重系统化、扁平化、信息化及精益观念和行为的培养;精益建造倾向于资源消耗最小化的全生命周期控制。这些实践的成功都证实精益思想具有广泛的灵活适应性,也说明城市设计管理同样有融入和借鉴精益观念的可能。其次,精益所追求的“用户价值、高效节约和多方整合”等理念,与新常态下“以人与家园为本、可持续和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一致,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观念对新时期的城市设计与管理进行引导。
      综上所述,精益观既可以与城市设计管理有效搭接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又迎合新常态发展要求具有未来的指导性。它将改善现有的城市设计管理,使其更加适应未来的要求与挑战(图2)。

(二)精益观下城市设计管理的内涵

      面对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挑战,新时期的城市设计管理将吸收精益观的价值精髓,体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内涵。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