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佛山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探讨
规划师杂志社   2017-11-24 10:20:15
 
nbsp;   此外,全市已建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共 19家,其中已建的有17家,在建的有2家,另有计划新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家。全市共可提供日间照料床位数526张(已建491张,在建35张),2015年底日间照料及短期收养服务人数 2303人,覆盖老年人群约 0.34%( 图 2)。随着佛山市老龄化的加快以及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现状养老设施供给日渐“捉襟见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总量问题:机构床位建设滞后于人口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偏低。

      一方面,通过表 1 可以看出,当前佛山市机构养老设施床位建设滞后于本市老龄化进程;另一方面,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使用率偏低。2015 年在广东全省养老服务体系考核中,佛山市已达到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但从目前登记付费服务人口看,托老、日间照料使用率约为0.37%,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上门服务使用率约为 3.08%,星光老年之家等配老设施使用率约 6.09%。整体而言,现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量充足,但服务能力仍有局限,致使实际使用人数偏低,与社区养老服务人口占总老年人口7%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2) 结构问题:护理需求仅能满足基本部分,机构养老设施结构性失调,设施服务功能结构尚待优化。

      从机构养老设施的护理服务功能看,机构养老设施护理服务相对欠缺。本次规划调研的 13 家机构中约 76% 的床位收住的是需护理老人 (即介护老人和介助老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衰退和自理能力减弱时对机构养老有较高的需求。但现状养老设施提供的养老服务多半仅提供较初级的生活照料,在日常保健和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医疗护理与紧急救援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格意义上的“护理床位”基本没有。大部分机构养老设施并无医疗卫生相关资质和能力,仅以与医院签订协议建立绿色通道的形式,即被视为完成“医养结合”。总体而言,佛山市机构养老设施的“医养结合”以浅层次结合为主,总体服务类型有待完善,医养结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图3)。

(3) 存量问题:养老设施缺乏用地保障。

      土地权属保障方面,根据权属摸查情况,已建已运营的 65 家机构养老设施中,已登记发证 ( 土地证 ) 的机构养老设施有 25 家,39 家机构养老设施尚未完善土地登记发证程序,其余 1 家需由顺德区国土部门进一步核查。从已建机构养老设施看,用地权属保障率为38%,超六成因历史用地遗留问题尚无合法手续。在规划用地保障方面,现状73家已建、在建的机构养老设施中,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规覆盖范围内的有 40 家,在规划中用地性质得到保障的有 37 家,规划用地保障率为92.5%。养老设施在规划中受到保障的情况较好,超过九成在规划中落实。但仅从控规看,保障率则明显偏低。位于控规覆盖范围内的有 31 家,在控规中用地性质得到保障的仅有 15 家,控规用地保障率仅为48.4%。

二  规划对象、目标与思路

(一)规划对象

      《佛山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所指的老年人是指 60 周岁以上的公民。规划范围为佛山市域,覆盖全市五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面积为3797.7km2。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以2016年为基期,其中近期为 2016 ~ 2020 年,远期为2021~ 2025年。本规划所指的养老设施包括机构养老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两大类,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助养、生活护理、医疗及社会服务需求等综合性服务的,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的公共设施,包括政府福利性质的设施,以及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的设施,但不包括适老普通化住宅、老年公寓和老年社区住宅等具有商品房开发性质的养老项目(图4)。

(二)规划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市政策指引,佛山市需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至 2015 年,国家、省提出的目标是“9073”,即 90% 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7% 的老年人为社区养老,3% 的老年人为机构养老。珠三角层面提的目标为“9064”,在社区养老方面比国家标准降低了 1%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