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版1】义乌老城区城市更新策略 |
规划师杂志社 2017-11-21 10:51:34 |
|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现状土地利用低效,以出租或闲置为主,权属较为复杂;工业用地整体风貌较好,建筑框架结构保存良好,更新条件成熟,增值空间较大;劣势即原产业遭淘汰,经济衰败,空间环境脏、乱、差(图3)。

(3)旧市场。
在旧市场方面,针织市场现已拆除,作为老城区临时停车场。篁园市场处于正常营业状态,而宾王市场因原功能外迁造成闲置,正在谋划更新为文创园。旧市场的区位条件好,权属清晰、格局简明、空间开阔,更新增值空间大;劣势即建筑荒废,立面脏乱,空间环境单调呆板(图4)。

(4)旧居住区(含城中村)。
老城区现状居住用地分为三类,分别为老旧小区、老村居和城市小区,其中老旧小区的区位条件较好,但部分小区的居住品质较差、交通组织混乱、绿化环境欠佳;老村居年代久远,功能布局混乱,配套设施不全,部分存在安全隐患;城市小区建筑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但空间环境品质欠佳(图5)。通过对旧街道、旧工业区 ( 含旧仓储)、旧市场和旧居住区(含城中村)进行调研分析可知,旧街道的现状问题可总结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设施发展滞后,市容市貌环境欠佳”;旧工业区 ( 含旧仓储 ) 的现状问题可总结为“原产业经济衰败,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旧市场的现状问题可总结为“建筑空间闲置,土地利用粗放”;旧居住区(含城中村)的现状问题可总结为“居住品质不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老城区的现状问题可以总结概括为“物质空间老化,功能与产业淘汰,生活品质欠佳”。从城市发展的层面看,上述问题都是义乌城市低成本扩张下土地粗放利用、低能级产业发展所引发的城市系统性问题,而未来义乌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存量空间优化、产业升级转型及多元生活体验,这也是城市更新的方向(图6)。


二 义乌老城区城市更新的难点
从旧街道的更新看,一方面,对于政府而言,街道改造成本高、工程量大;另一方面,街道更新属于民生工程,更新主体单一,市场化手段少。 从旧工业区(含旧仓储)的更新看,针对工业用地房屋的权属多样性,更新模式无法套用,需针对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各类工业区的更新模式,相当于选择不同的产权转换方式来实现更新。此外,义乌缺乏更新统筹规划,为有序推进旧工业区更新,需成立相应办公室以指导工作,出台土地流转、赔偿和补偿政策,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并提供资金保障,制定相应的融资运行模式。 从旧市场的更新看,建筑功能变更无法满足消防安全规范,更新方向局限性较大;更新成本居高不下,现有市场化手段少,融资动力有所欠缺。此外,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更新换代,上一代市场用地处于闲置状态,市场建筑使用寿命还剩几十年,后续更新以盘活存量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根本目的,需赋予新功能、植入新元素,重塑地块魅力。 从旧居住区(含城中村)的更新看,老村居的更新涉及居民、政府和开发商等利益相关主体,运行机制复杂,唯有等到政策逐步明朗、管理逐步规范后,更新释放的红利才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更新是一个长期探索、前进的过程。同时,各时期建设的住宅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后续更新需针对各地块问题选择适当模式,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义乌老城区城市更新的难点分为三个层面:①从更新本体层面分析,更新运行机制复杂,更新模式无法套用,利益诉求多元,更新成本居高不下;②从城市社会发展层面分析,更新主体单一(多为政府),经济基础不够雄厚,市场动力不足,资金筹集方式不明确;③从义乌政府推进层面分析,更新政策不完善,缺乏配套机制,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更新资金压力大(图7)。

三 义乌老城区城市更新思路
由于义乌老城区城市更新范围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及休闲娱乐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需要较高配置的基础设施及各项配套功能,城市更新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公共要素,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公P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