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专题研究2】面向专项规划整合的空间规划方法探索——以广州市“多规合一”工作为例
规划师杂志社   2017-09-28 10:13:16
 
”冲突。因此,应在“三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多规合一”的内容和重点,以“三规”统领“多规”。

(三)“多规合一”成果法定化压力大,调整手段有待创新

      经过大量的“多规”协调工作后,对于相当一部分的设施,均需要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相应形成大量的法定规划优化工作。例如,花都区开展了“多规合一”专项规划整合工作,最终形成全区 2000 多项专项设施“一张图”,通过叠加热点分析得出,与现行“两规”存在不同程度矛盾的设施达到200多项,约占总数的一成。按照以往程序,若由相关职能部门与国土规划部门组织“两规”调整工作,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耗时均非常大,会对城乡规划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二  面向专项规划整合的“多规合一”工作思路

      广州市已于2014年完成了全市“三规合一”工作,形成了“三规合一”“一张图”、一个信息联动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套技术标准和一个管理规定的“五个一”成果,划定了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和生态用地控制线,统领全市城乡发展和用地布局。基于“三规合一”工作,广州市政府于 2016 年启动了“多规合一”工作,制定了《广州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明确由市政府组织,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区政府共同参与,在广州市“三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补充、调整成立广州市“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推进环保、教育、体育、卫生、林业、交通、市政、水务和环卫等多个部门的“多规合一”工作,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统一协调。

(一)建立以“市区联动”为核心的专项规划整合机制

      由于我国政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一级政府一级事权,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大部分专项服务职能分属市、区两级政府管辖,市、区两级政府也相应编制各自层级的专项规划。因此,“多规合一”首先是职能部门内部的“一规合一”。具体而言,建议市层面的专项规划和区层面的专项规划同步编制,各有侧重。市层面的专项规划重点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应发展要求,明确专项设施发展总体策略、设施体系和建设标准,统筹全市专项设施布局,通过体系、总量和标准将建设要求向区层面传递。各区职能部门同步开展本辖区内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具体用地选址。最后,再由市层面进行汇总整合,形成全市各专项“一规合一”“一张图”。例如,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设施专项规划采用市、区同步开展成果编制的形式,最终形成全市“1+11”的专项规划成果体系,其中“1”为全市成果,包括总报告和全市布点图,“11”为各区分报告和建设导则。
      区层面的专项规划直接指导专项设施落地,是保障“多规合一”落地的重要抓手。广州市“多规合一”整合工作充分发挥区层面的整合作用,如花都区等先后开展了区层面专项规划的探索,形成了专项成果编制、校核、整合、上报法定化“四步走”的工作流程(表1)。

(二)以建立“四个校核”为重点的内容协调体系

      针对上文提及的“多规”内容成果体系不一的问题,笔者提出目标、标准、布点和用地四大重点校核内容。在目标方面,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重点核查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及各项指标是否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的发展要求;在标准方面,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点核查专项设施用地规模是否符合城乡规划配套设施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在布点方面,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布局,重点核查专项设施布点覆盖是否合理;在用地方面,落实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重点核查专项设施选址或专项控制线是否与现行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冲突(图1)。

      在进行以“四个校核”为重点的内容核查后,由国土规划部门形成校核结论和调整修改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逐一协调落实,最终实现各个专项规划成果内容均符合相关标准、设施选址与城乡规划统一的目标。

(三)基于规划管理单元分片、分批推进的成果法定化手段

      城乡规划是统领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要素。专项设施“一张图”最终应该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张图”上。针对规划调整个案多、压力大的问题,笔者提出由国土规划部门牵头,基于规划管理单元对需要调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