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区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并于 2017年1月出台《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这一阶段的空间规划改革,以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为目标,主要应对当前空间规划体系庞杂、纵向事权重构和横向缺乏协调等问题。
(二)热点的分析
1.建立空间管制“一张图”是共识性热点
研究在对全国“多规合一”工作及空间规划政策脉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参加的相关项目内容,提取出 10 个主要内容关键词,并统计含有各内容关键词的项目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这些规划项目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各规划普遍涉及的共识性内容,包括差异分析/两图协调、空间管制/“一张图”/控制线和实施保障/运行机制;二是大部分项目都涉及的内容,包括技术标准、空间布局、指标体系、战略和信息平台;三是较少有项目涉及的内容,包括机制改革、空间政策 / 政策分区。此外,大部分地区都开展了技术标准制定、空间布局优化、指标体系构建和信息平台搭建等工作,反映了空间管制逐步由“一张图”工作向编制综合规划的方向发展,但缺乏对政策机制的探索。
2.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关注热点不同
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东部 12 个城市和中西部 10 个城市的空间规划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发现它们的共同关注点包括差异分析、空间管制、实施保障、技术标准、空间布局、指标体系和战略等内容。同时,东部地区更加关注存量盘活和政府治理效能的提高,规划成果的关键词涉及存量盘活、协同编制、审批流程、信息平台和空间规划体系等,如广州市、厦门市与佛山市南海区等都提出建立规划信息平台和实施运行机制,以推动政府审批流程优化改革;中西部地区更加关注争取空间发展权、谋求政策红利,规划成果的关键词涉及产业转型、用地指标、土地政策、集约用地、审批机制和生态补偿等,如宜宾市南溪区提出简化土地行政审批程序、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等(表1)。

(三)重心的转移
研究在对全国“多规合一”及空间规划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实践,对空间规划三个阶段的核心挑战、规划类型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总结了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图2)。

1.以用地协调为主的“一张图”工作实践
研究通过分析广州市、河源市、清远市、厦门市、福州市、漳州市和晋江市等城市在第一阶段内的“三规合一”工作(图3),发现这一时期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规划矛盾突出、用地低效粗放和项目落地困难等,空间规划工作多聚焦于用地协调,相关城市基本建立了“组织准备—差异分析—用地协调—‘一张图’—法定规划修改”的工作流程 ( 图 4),通过市、县 ( 区 ) 联动消除差异,形成以生态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等为主的“一张图”管控方案。然而,这些工作仍是一种技术协调工作,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法定规划体系和部门管理事权。


2.以事权协调为主的规划管理机制创新
研究通过分析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第二阶段内参加的5个城市的“多规合一”工作成果,发现这一时期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改革政府规划体制,空间规划工作多聚焦于事权协调,主要通过编制一个引领性的空间综合规划来统领各项规划,推动规划管理事权整合,建立空间信息平台和业务协同管理机制。这种以综合规划、事权改革为核心的空间规划实践的经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表2)。

(1) 形成一个统领性的综合规划。各部委均强调以各自的部门规划为依托编制统领性的综合规划,形成了“1+N”“1+3+N”“1+4+N”等模式的空间规划体系。综合规划强调战略性、纲领性和基础性地位,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指标体系、空间管控与布局、实施保障机制等内容,部分试点城市增加了政策分区等特色内容,如宜宾市南溪区、德清县的综合规划增加了三类空间发展指引和政策分区分类考核内容,临湘市的发展总体规划增加了主体功能分区指引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