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4】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与经验
规划师杂志社   2017-07-10 15:31:03
 
智慧城市建设,但其在防灾预警系统建设、铁道交通的信息化、电子商业的发展及绿色建筑等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建设基础与丰富的管理运营经验。

(二)日本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与特点


      2009 年以来,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原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更为注重自然能源的开发与能源消费的管理。总体而言,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日本环境公害事件后,日本政府更加关注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节能设备,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GIS技术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的应用。2003 年,由总务府引导规划、交通及防灾等各部门共同建立了统合型GIS平台,希望通过建立完备的国土基础设施检测、环境监测及灾害监测等系统,收集各种传感器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此后在 2005 年的爱知世博会上,日本首次提出了新时代社会系统的尝试,成立了 NEDO 协会,并建设100%电能自给的自然能源政府博物馆,这被视为日本智慧城市的雏形。2009年之后,“未来城市”的建设成了日本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11 年日本东部大地震之后,因为核发电站的事故带来的巨大灾害,日本对自然能源利用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日本正在进行的智慧城市实证项目集中在多个应用领域,如信息与通讯技术、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高效交通和便捷的生活服务等(表2)。同时,日本政府也在国际上积极宣传其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证项目,以争取国际智慧城市的行业市场。

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以下3个鲜明的特点:
(1) 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在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障能源安全。
“3·11”地震后,日本政府关停了核电站,减少能源消耗成为了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和研究的重点,而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研究中除强调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技术手段加强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能源供应峰值外,还突出强调了单栋建筑的能源安全,以应付突发情况下的能源应急需求,保障能源供给。
(2) 将智慧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推进方向。
日本在城市层面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了北九州市、丰田市、京阪奈学研城和横滨市作为智慧城市的实证试点地区,并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试验,试验的重点在于办公建筑、工场与住家的能源消费的管理及节约利用。
(3)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多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合作。

二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

      实际上,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大力推进能源管理系统之前,已经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其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基于不动产开发、基础设施、智慧基础设施、生活服务、生活方式与文化艺术5个层面进行推进,下文同样从这5个层面介绍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

(一)不动产开发层面

      2008 年 3 月,千叶县、柏市、东京大学和千叶大学共同提出了“柏之叶国际校园城区构想”,并以此为契机集合各方力量在千叶县、柏市成立了“一般社团法人未来设计中心(FDC)”和“城市设计中心(UDCK)”,同时开展了 “先进模式”的环境整备战略合作项目,力图实现地区内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政府、企业与居民的联合共创。
      2014年建成的“柏之叶智慧城市”拥有大约273hm²的土地,旨在将其建设成为官民学携手合作、任何人皆可参与的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图2)。这个项目提出了“环境共生城市”“健康长寿城市”“新产业创造城市”三大主题,并细化出地域能源一元化管理、低碳型交通体系、地区医疗养护网络、创造个体价值的社会参与及开发个人创业空间等九大具体应用主题,充分体现了政府、企业和社区对环保与公共安全方面的关注,以及居民在个人健康和创业方面的利益诉求、学术研究机构对研发空间的需求,为开发企业建造有吸引力的城区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使得智能城市的概念从低碳、降低能源消耗转向更多的社区服务内容。2011 年 12 月试点区域被内阁府选定为“综合特区”“环境未来城市”。

(二)基础设施与智慧基础设施层面

1.能源管理方面

      日本智慧电网的建设特点在于统合地方电力、煤气等能源供给系统,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智慧电网建/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