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师论坛2】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与智慧管理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7-07-07 09:52:42
 
已取得显著进展,数字化阶段基本完成,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整合发展。这些信息均表明,沈阳市在智慧城市硬件建设和数据共享等领域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基础。
      因此,下一阶段沈阳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面向城市总体层面与社区层面的前期工作整合、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渠道对接等方面。经过近四年的试点摸索,沈阳市智慧社区项目的成效已经显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优化建议,有利于推动沈阳市智慧城市的整合化发展。

三     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

      本文借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 试行 )》,结合沈阳市智慧社区建设现状,选取五个因子对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的四个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如图1所示,评价因子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前瞻性,指标可以代表智慧社区最新发展水平;二是操作性,指标选择要考虑数据采集的便利性与科学性;三是扩展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别对准则层的五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分析,具体评价因子包括空间选址分布、功能设施条件、运营发展模式、管理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程度。

(一)智慧医疗(社区云医院)

      社区云医院是沈阳市医疗体系智慧化改革的重要平台,实行医生轮班制,每个云医院有1名全科医生坐诊,既可以为居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也可以提供“远程诊疗”服务。此次研究向社区居民、云医院体验者共发放问卷105 份,其中有效问卷 100 份。结果显示,对云医院使用表示满意的受访者约占70%。
      经调查研究,沈阳市的社区云医院在软、硬件方面都较为完备,但运营模式和组织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图2)。其目前由政府支持、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管理,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长效协调机制,且各部门的协作缺乏条文规范,导致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不高,使得云医院的线上运行效果受到限制。

      云医院内部的功能布局应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改善。目前沈阳市社区云医院的选址完全基于现有的卫生服务站和卫生服务中心,未作更改或新添,服务半径为800m。同时,云医院大多存在建筑功能流线不清晰、功能配比不够合理等问题,如服务站点诊室面积较小 ( 约 11m²),未专门设置等候区,观察室面积略大 (约 20m²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很少会在观察室内停留治疗,观察室的使用率低。此外,应进一步加大对云医院的使用宣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3%的受访者不了解云医院的概念,对云医院的使用流程缺乏认识。在云医院中,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 ( 如预约挂号 )和主要推广的“远程诊疗”功能未能突出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云医院的使用人数。

(二)智慧养老(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在智慧养老方面,研究选取了沈阳市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线下功能体验的满意程度达 85%以上。
      经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市内的布局基本呈“Y”字形。这种布局不足以辐射整个沈阳地区,中间区域的服务中心过于集中,一些服务中心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服务半径小,可达性较差,未能达到“区域性”这一层级的要求。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新型功能区别于传统养老中心的单一功能(图3),其线下主体功能包括健康理疗、休闲活动、居家便民、图书阅览和餐饮五种,这些功能在不同区位所分配的比例不同。经调研发现,虽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主体功能比较齐全,但是功能区的空间承载力往往不足,空间尺寸过小造成各功能区的距离较近,相互干扰较大。

      沈阳市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大数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1.2.6健康模式”和“3+X”模式,形成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康档案,优化了实体空间环境,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委托社会组织作为承接主体,通过免费提供服务场所和设备的形式,向社会组织支付服务费用,承接主体与市内多家企业合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在管理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线上线下未形成良好的反馈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