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D】“多维耦合”理念下鲁南临港国际商务区 城市设计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6-12-27 10:38:46
 
”空间耦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4  生态耦合:镶嵌楔入,层级交织

  规划从“港”“城”共生的角度着手,构筑临港地区生态格局,营造绿色体系。临港地区的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保护港口生态基底,落实生态格局,合理把握岸线、廊道、风向与水面等生态要素。通过镶嵌楔入的手法引导临港生态资源的永续合理利用,实现与港口的生态耦合。生态网络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底,也是维持临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规划可结合周边环境,通过层级交织等手法将“区域绿地”、 “城市绿地” 和“片区绿地”进行串联,搭建临港地区的绿色环网,营造层次分明、立体网络化的绿色体系,实现临港地区与城市的生态耦合,努力推动区域生态格局的可持续发展。

鲁南商务区现状

  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侧翼,环拥鲁南经济带唯一的出海口,是国家级综合性枢纽港口城市(图2),是“一带一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节点城市。日照港包括石臼港和岚山港,港口吞吐量排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世界港口第十一位。其中,石臼港位于城市东南部,北距日照市新城中心5km,紧邻城市建成区。按照《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5—2030 年 )》的要求,石臼港将由现在的以煤炭、粮食和集装箱为主的散杂货运输港逐渐向集装箱综合港和旅游港转型。届时,港区将主要承担临港中高端产业、出口加工商贸、粮油加工和旅游服务功能。

  规划区南侧紧邻石臼港,东侧和北侧是以居住、商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建成区—石臼片区,西侧为临港产业区。规划范围东至海滨二路,西至海滨五路,南至疏港路—上海路,北至规划中的连云港路,总用地面积为68.53hm²,现状用地以二类工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和闲置地为主。由于规划区南部石臼港的转型升级和北部新城空间拓展双重外源作用力的驱动,规划区的功能受干扰、业态落后,交通割裂、运行混乱,空间破碎、肌理粗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病逐渐显现,急需调整。规划依据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综合上位规划和相关要求,将其定位为立足港口、服务日照、辐射鲁南的临港国际商务区。

“多维耦合”理念指导下的鲁南临港商务区城市设计

  在日照市石臼港战略转型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下,鲁南商务区的规划建设应选择与“港”“城”双向融入的发展路径,如此一来,既适应了新形势,又有利于摆脱当前困境。鲁南商务区城市设计充分运用了“多维耦合”的规划理念,在功能、交通、空间和生态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形成了“港口一鲁南商务区一城市”耦合发展的新模式 ( 图 3)。

一、 基于“多维耦合”理念的功能布局

1 与港口的功能耦合

  规划立足未来日照市石臼港向集装箱综合港和旅游港转型的要求,强化鲁南商务区的服务职能,瞄准中高端产业,以竞争合作的方式积极融入临港产业体系。首先,利用鲁南商务区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中高端临港产业为支撑,依靠主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和现代物流体系等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和信息等优势,发展港航商务、航运金融、航运商贸、航运保险和海事法律等专业服务功能;其次,依托国际客运码头,兼顾港口旅游服务转型的要求,在邻近地段安排酒店、会务等功能;最后,还应关注西部临港产业园员工的生活需求,在基地西侧适当安排居住、生活等配套功能。

2 与城市的功能耦合

  北部新城尤其是周边以居住、商贸为主要功能的石臼片区,为鲁南商务区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服务性需求,促使其成为满足居民消费要求的现代商业中心和新兴公共活动中心。一方面,规划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在与城市总体布局进行协调的基础上,在规划区内增加了为周边居民服务、体现临港特色的次级商业中心;另一方面,规划保留部分居住用地,在规划区北侧沿连云港路布置具有高档品质的住宅公寓,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居住功能。此外,规划还延续了海滨二路的商业服务功能,沿路布局部分片区配套商业设施。

3 构建混合集约的功能布局

  规划基于上述耦合措施,围绕近远期的发展目标,对鲁南商务区的功能进行筛选与叠合。借鉴精明增长的规划理念,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