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外,其他均位于中心城区和环城四区交界的城市边缘区。可见,天津市的人口高密度区主要是围绕单个中心以圈层式方式向外围地区蔓延。

5 人口呈现显著的轴向增长
天津市由于较早确定了双中心的空间发展思路,并借助城市规划对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引导,因此天津市的人口分布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圈层式增长特征,但是相较于北京等典型的单中心发展的特大城市而言,其人口沿城市发展主轴的轴向式增长更为显著。这一点可以从天津市的人口密度变化图(图3)和人口商度分布图 ( 图 4) 中明显看出。通过对人口商度的分级,可将天津市全部街镇分为人口强集聚区、人口弱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弱扩散区和人口强扩散区五大类。从空间分布看,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武清—中心城区—海河中游地区—滨海新区核心区”这条京滨综合发展轴上,特别是在城市边缘区及滨海新区核心区内的人口增长更为显著。


6 外来人口是人口增长主力
2000 ~ 2010 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共增长 292.91 万,其中有 225.65 万是外来人口,占人口增量的77.04%。可见,天津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机械增长。分区域看,虽然外来人口在各区域内增长数量差异较大,但是相同的是外来人口在各区域人口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中心城区,虽然外来人口增量不及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但却占到中心城区人口增量的85.15%;滨海新区的外来人口增长了106.39 万,占区域人口增量的82.85%;远郊区外来人口增长了 27.17万,约占区域人口增量的66.67%;环城四区外来人口增长了54.58万,占区域人口增量的68.19%,是除滨海新区之外外来人口增长最多的区域 ( 表 2)。

天津市人口分布趋势判断
1 环城四区是人口集聚的热点地区
环城四区是除滨海新区外2000~2010年天津市域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因其紧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今后仍将是中心城区人口扩散和外来人口集聚的主要目的地。并且,天津南站、海河教育园及卓尔电商城等一批大项目在环城四区的建设,带动了大量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项目所在地及附近街镇(如西青区的张家窝镇和精武镇、津南区的八里台镇和辛庄镇等)都将在短时间内快速集聚大量人口。因此,环城四区仍将是天津市人口增长的热点地区,人口向城市边缘区快速集聚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2 中心城区人口在增长中向外围疏解
中心城区因其承载着大量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及成熟的商业商务环境空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人口仍将持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占全市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随着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高端商务等行业在中心城区核心区的进一步集聚,未来核心区人口还会逐渐向外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的区域主要出现在边缘地带。
3 滨海新区人口增速放缓
滨海新区将会借助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和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及更好的居住环境,未来人口将会持续流入。但是由于大规模的建设项目集中完工,大量建筑工人集体撤离,2010年之后滨海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出现了回落,未来其人口发展将不会延续2000~2010年那样高的增速,人口规模将稳步提高。
4 人口轴向与多中心集聚态势不会改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那些位于京滨综合发展轴上的街镇将凭借区位优势异军突起,人口快速集聚的效应会更加明显。特别是位于京津核心地带的武清将成为最先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区域之一,其紧邻北京的街镇特别是新城、新市镇可能会出现人口的超常规增长。各区县的新城也将在建设中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位于更加重要的层级,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和本地农村人口向新城集聚。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的分布模式将逐渐被向京滨综合发展轴和多中心集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