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1)站区层面
站区层面的具体做法有:①对规模数量的预测;②对功能的空间布局。完成该项工作要收集详尽的数据资料,包括站点类型、客运流量、站场规模、土地利用指标、功能定位和产业类型等。
(2)城市层面
城市层面的具体做法有:①分析城市发展条件对站区规划的影响,要指出未来站区发展规划定位以及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协调关系;②城市内部交通可达性的实现与交通组织。
需要注意的是,要指出城市发展条件对站区规划的影响,就要详细分析城市的发展阶段、空间的增长方向,以及城市产业、功能与空间结构等;要实现站点的可达性,就要仔细梳理交通出行系统对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规划要求。
(3)区域层面
区域层面的具体做法有:①因高铁站势能差的存在,需要详细分析人群、产业的流动规模与流动方向,以核定高铁线网所涉及的中心城市产业、人口对高铁站点的功能需求;②核定高铁站区域交通服务网络所涉及的服务人群和设施需求。
淄博高铁站区域分析
淄博高铁站选址于淄博中心城区北部,位于城市边缘区内,距离淄博市政府、新区政务中心和高新区管委会等重要城市功能中心约 10km,是新建济青高铁的中途站之一,建设规模为3台8线,设计时速为 350 公里 / 小时,2040 年规划客流量达542万人次。本文在站区、城市和区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把高铁站纳入区域分析,进而提出站区空间发展规划。
1 区域层面
(1)区域可达性分析
① 联通性分析。
淄博地处鲁中,东达青岛,西联济南,北通北京、天津,南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相接,地理位置显要。其周边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济南遥墙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及青岛港等。在济青高铁实施建设前,淄博主要借助高速公路和普通铁路,与周边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枢纽进行联络。在济青高铁建成后,淄博将与石家庄、太原等西部省会城市贯通,并通达我国华中、华南和西北等大部分地区,城市腹地显著扩大,联通效率明显提升。
②服务范围及人群。
济青高铁建成后,除直接辐射淄博行政辖区外,还将辐射滨州的博兴和广饶(图1),服务人群将主要由商务、旅游及部分通勤人群(济南—淄博)组成( 图 2)。


(2)区域产业分析
淄博现有重点产业类型有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装备、医药、纺织、建材、轻工、冶金、信息及新材料。自济青高铁建成后,北京和天津对淄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在产业上将引导淄博向高新技术、商务办公、会展会议和国际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转型。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未来与淄博将在产业上形成互补发展。青岛的重点产业有金融服务业、电子电气、石油化工、海洋产业及旅游业等,东营、潍坊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光伏等产业为主,未来淄博可与青岛、东营、潍坊实施集群发展,做大做强重化工业,推动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3)区域交通分析
淄博地处滨莱、济青两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山东省经济轴上的重要节点,主要服务于淄博市辖五区三县、博兴和广饶等周边地区。上述地区主要通过滨莱高速公路、205国道和238省道,并借助区县长途客运站及市域交通网络进入淄博高铁站(图3),人流方向以东、南两侧为主。从区域交通分析看,宜强化东侧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规划设置,并有机整合站场周边的交通设施布局。

2 城市层面
(1)城市发展阶段
①空间增长趋势。从淄博1950~2010年城市发展演变历程看,淄博城市的发展重心在济青高速公路以南,并有持续往南发展的态势。
②城镇化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