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F】南京都市圈孵化器多尺度空间区位模式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16-10-10 10:25:22
 
带相比,南北两片区内的三个地级市的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孵化器的数量稀少、分布比较零散。

2  与城镇圈层空间之间的关系模式

      从孵化器在城镇空间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看,以城市为单位,根据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将城镇所在空间划分为中心城(镇)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圈层。按照这个理论,根据孵化器在城市各个圈层中的分布状况,可将其空间分布模式分为单圈层分布、双圈层分布和三圈层分布三种方式,根据圈层位置的不同,又可将单圈层分布和双圈层分布各细分为三种子方式(图3)。研究发现,南京都市圈的空间布局模式主要以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式、双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远郊区式和三圈层分布为主。

(1)小城市的孵化器空间分布以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式为主,并且处在圈层的边缘地区。根据上面的研究,都市圈内小城市大多只有1~2家孵化器。由于这些小城市的规模较小,加上创新发展的基础资源相对缺乏,其创新空间的建设主要依托中心城区边缘的开发区或产业园区进行。根据统计,小城市的孵化器几乎全都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开发区内。

(2)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孵化器空间分布以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式为主,双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远郊区式次之。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孵化器空间分布方式的不同主要基于各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的不同。根据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的不同,可将城市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发展类型,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城市用地布局方面,集中型城市的各项用地集中连片发展,分散型城市的各项用地被分成若干组团,分散发展。据此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淮安、镇江、芜湖和滁州属于集中式分布,整个城市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外扩展,其孵化器的城镇分布模式亦主要是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式;扬州和马鞍山属于分散式布局,其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的副城两部分,其孵化器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以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远郊区式为主(图4)。此外,从孵化器分布的相对区位看,无论是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式,还是单圈层分布的中心城区+远郊区式,都分布在各圈层的边缘地区,尤其是与各种开发区、高新区等产业园区的结合度最高的地区。

(3) 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唯一的特大城市,其城市空间的发展表现出高度集聚化和圈层化发展的特点。根据圈层结构理论,本文重点参考《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的内容,将南京划分为中心城区(内圈层)、近郊区(中圈层)和远郊区(外圈层)三个圈层。基于划分的三个圈层对南京市的孵化器进行分析,发现南京市的孵化器的分布呈现三圈层分布的特点。
      如图5所示,南京孵化器的空间分布不但呈现出三圈层分布的特点,而且随着圈层分布的变化,孵化器的建设时序、空间规模、分布数量及分布密度等也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首先,从建设时序看,除了处于起步阶段的孵化器,南京孵化器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从中心城区到近郊区和远郊区的顺序渐进式推进的;其次,从空间规模看,规模小的孵化器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规模大的孵化器空间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再次,从空间的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看,现有孵化器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内,中心城区的孵化器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近郊区次之,远郊区数量最少、密度最小;最后,从空间的类型看,南京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孵化器在空间类型、发展模式及组织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圈层式空间分布的特征还处在形成阶段。

      综上所述,从孵化器与城镇圈层空间之间的关系看,孵化器空间的区位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发展特点,城市的规模越大,孵化器圈层化发展的特点就越明显。

3  与城镇内部其他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模式

      在城镇内部,与孵化器相关的其他功能空间主要包括其他创新空间(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生产空间、居住和服务空间、生态和设施空间(图6)。其中,居与服务空间、生态和设施空间主要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属于基础和配套型空间;其他创新空间和生产空间分别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急产业化支撑,是孵化器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根据相关研究,南京都市圈内大部分孵化器都紧靠或者直接布局于其他创新空间或生产空间内。据此,笔者根据孵化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