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F】不同空间维度下的众创空间供给模式及规划探索
规划师杂志社   2016-10-09 10:13:00
 
载体,创新生态以科技城开放、包容和创新级服务的政务生态系统为支撑,以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为驱动,同时促进与杭州师范大学校区、仓前镇区在公共设施和城市服务上的共享,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和多样化的众创空间,形成了镇区、校区与社区相融合的创业生态系统。

(2)杭州未来科技城:从高门槛、精英创新到存量创新

      杭州未来科技城总面积约为113km²,核心区面积为34km²,与北京昌平未来科技城、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科技城、武汉东湖未来科技城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为国内四大人才特区和科研基地。杭州未来科技城与国内一般新区、新城的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经历了从增量扩展到存量更新的发展历程,其众创空间的形成过程也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增长发展模式下,众创空间逐步形成了以海外高级人才为主的海创园、阿里巴巴淘宝城,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主体的大量科技地产类写字楼或园区,这些众创空间在形式、功能及管理上基本以相对独立、封闭的精英式创新模式为主,门槛高,众创空间之间要素分享与流动低,如在创新配套上呈现典型的“院内小配套完善,院外大配套缺失”现象(图2)。第二阶段,就是以梦想小镇为代表的存量创新开发模式,利用旧仓库、古镇区和旧工业区等,建立低成本、开放式、共享的众创空间,有效促进了杭州未来科技城内部创新要素及其他地区创新要素的快速集聚。

2  外部合作式空间供给模式—杭州城西创新走廊、长三角国家创新共同体

(1)杭州城西创新走廊:打破行政隔离的创新流动通道

      杭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了创新要素的地理集聚。其中,传统的文教、科研、大学及文化创意等企业主要依托拱墅区、下城区、西湖区及滨江区白马湖等优质环境区域进行布局。创新型的校区、园区和小镇等基本围绕着西湖西溪湿地、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布置,工业制造及相关的科研院所集中在青山湖科技城。这种创新生态群落的空间分布,虽然有利于创新要素和众创空间的快速集聚与规划建设,但是由于不同创新群落分属主城区、余杭区和临安市等不同行政区管辖,众创空间之间在交通、基础科研、高校资源等创新要素流动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创新主体也受到属地化的行政服务、城市配套和创新孵化等资源的限制。
      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建设经验,杭州市政府提出建立杭州城西创新走廊的战略布局。该走廊始于浙江大学,止于青山湖科技城,全长约为33km,全域面积约为500km²,其中创新创业空间面积约为50km²。通过省(市)区三级政府合力,建立了“杭州创新走廊委员会”创新平台,将西湖区众创空间、浙江大学创新资源、城西海外高级人才、梦想小镇、阿里巴巴、杭州师范大学和青山湖科技城等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串联起来,通过打通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同时,以走廊为平台,打破西湖区、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临安市青山湖科技城在行政体制上的分割,实现市级高品质医疗、教育、孵化及交通枢纽等资源的共享,满足创新主体对城市配套的需求,合力打造浙江众创空间的人才特区、创新特区和创业特区 ( 图 3)。

(2)长三角国家创新共同体: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创新共同体

      相关研究指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间创新联系最密集的地区。从创新公司数量及全国重点城市分布看,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以上海和杭州为中心,包含南京、苏州等地的整体创新趋势。而从互联网创新龙头企业集聚看,上海、浙江和江苏的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高出第三位的广东近一倍。基于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特性,杭州不仅需要在市域内部向西构建城西创新走廊,还需要走出浙江,与长三角的国家创新龙头城市—上海对接,积极融入到区域创新网络中,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集聚 ( 图 4)。

      浙江省互联网创新经济走廊核心范围是以上海、嘉兴和杭州三市为主体,涵盖湖州、绍兴、宁波、金华及苏州等地市。该走廊立足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凭借杭州龙头互联网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等核心创新要素优势,与上海以国企和跨国公司、科研院校和高端人才集聚为主的精英创新模式、苏州以外来资本和引进能力为主的外源式创新模式形成差异互补,协同宁波—舟山国家级新区、温州互联网金融改革区、金华—义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增长极,构建长三角国家创新共同体,将区域众创空间、高新技术和产业集聚平台网络化,促进创新主体在区域不同创新空间之间的自由流动,以共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