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F】城市众创空间的特征、机制及其空间规划应对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9-28 11:28:11
 
的空间集聚进一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聚,而不同行业和组织的加入也提升了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众创空间通常提供一系列的专业化服务,如金融、财务、法律、人力、技术及推广等(图1),通过服务集聚有效降低创业门槛。众创空间会定期开展创业指导培训,积极对接媒体和风投机构,帮助创业者获得更多的外部可见性和投资机会,加速创业项目的孵化;也有一些众创空间本身不提供服务,而是通过中介平台引入多样化的服务。专用性资源的集聚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搜索和交易成本,提升了整个集群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此,众创空间通过集聚各种资源要素产生规模效应,以吸引更优质的外部服务功能,并通过集聚优势降低成本。


众创空间的空间共享特征与机制

1  区位选择:创新要素的集聚与共享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提出的创新系统理论强调创新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特征,指出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流动和创新互动。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创新系统,需要突出创新要素的流动、集聚和共享。既有研究表明,与传统单一要素依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对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依赖性更强,对资金、服务的需求更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区位选择上,众创空间一般表现为临近商务中心和临近智力中心两种偏好。

(1)临近商务中心:共享创业资源与服务。

      商务中心是城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区域,众创空间临近商务中心布局可以使得创业者及时对接创业所需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方便地与客户、供应商和投资商等外部资源接触。此外,商务中心通常具备相对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的周边配套以及较高的环境品质,而这些对于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创业者而言,交通便利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如北京的朝阳 CBD 和望京 CBD 都聚集了较多的众创空间 ( 图 2)。

(2)临近智力中心: 共享高校科研资源。

      智力中心指高校或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区域,该区域具有创新人才集聚、知识溢出显著等特点。技术研发是创新的源泉,由于地理邻近,众创空间为智力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与实践平台,从而实现知识技术向创新产品的快速转移。北京的中关村和上海的创智天地,都属于临近高校的高科技创新产业区,较早出现了众创空间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例,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等智力资源,集聚了创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40家,孵化创业团队近1800家,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区域。

2  外部空间: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融合共享

      城市“催化”理论的提出者奥托认为:城市不同功能可以相互激发,某种因素的加入可以激发产生连续反应的驱动力,激发城市多种功能的联动效应,带动城市整体空间系统的功能整合。与一般城市空间的“排他性”不同,众创空间因其较小的体量、灵活的组织形式等,一般会倾向于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融合共享,并充分利用这些空间的特质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导向,对城市空间的整合产生催化作用 ( 表 1)。

(1)与“第三空间”共享:促进社会交往与协作创新。

      诸多众创空间都是以咖啡馆为原型衍生而来的,如车库咖啡、3W咖啡等。雷·奥尔登堡将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称为“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这类空间兼具工作、休闲、交往和学习等多重功能,具有信息密集性、功能多样性、流动性、共享性与空间弹性等特点,因此具有发展成为众创空间的优势条件。以咖啡馆为代表,“第三空间”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商业休闲服务,还能满足日常办公、商务会谈和线下活动等多样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支持。基于“第三空间”的众创空间促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交往,通过使创业者与其他外部人士面对面的互动,建立密切的社会联系,并基于此发展进一步的协作创新。

(2)与“居住社区”共享:根植于本地的社会创新平台。

      在众创空间发展早期,出于成本低、区位条件好等因素,很多空间选址于居住社区。对于早期创业者来说,创业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于空间的功能需求也相对复杂,包括办公、线下活动、餐饮及住宿等。居住空间逐渐成为创业者的交往场所和社会要素流动的连接点,居住空间的流动性被不断加强。基于居住社区的众创空间一方面有助于职住平衡,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给城市中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