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PR】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功能规划策略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9-20 10:27:13
 
群体的生活常务及偏好,女性群体的衣着特征(如高跟鞋、裙装等)也对公共自行车的形式提出要求。因此,在站点布局方面,需考虑女性群体的骑行目的地,在住区内的商业设施、幼儿园和儿童游乐场所增加租借点,并灵活配备停车位。同时,增加车辆的货品存放装置,设置女性专用车辆、亲子车辆或安装孩童座椅等也可以吸引女性群体骑行。

(3)游客吸引点的规划优化。针对游客需求,完善办卡机制,增加临时卡类型。站点布局需考虑与城市文化旅游区、景区结合,并配套相应的骑行游览服务设施。针对各类旅游骑行者开展骑行游览专门线路规划,在城市多个景点联动范围内规划包括民俗文化体验、城市风貌体验和地域美食体验等多种类型的骑行游览线路,在线路规划中考虑串联城市重点建筑、文化场所和绿地等节点空间。

(4)进城务工人员吸引点的规划优化。进城务工人员通常居住在城市边缘区,工作地点不固定,通勤距离长,常常采用违规超速的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对其自身安全以及城市交通、环境产生较大危害。为了吸引进城务工人员使用公共自行车,需使公共自行车系统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在便利性方面,可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区域进行调研,为其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自行车,同时加强公共自行车系统与附近公交站点的换乘衔接。在经济性方面,可采取三点优化措施:一是降低办卡押金;二是合理延长进城务工人员免费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时间;三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结合上述策略,笔者选取成都高新区一典型地块—金融城片区展开案例研究,以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500 m为有效半径,按城市不同性质用地进行节点分类,统计各类城市节点与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平均距离;在此基础上,对片区中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得出对比方案(图2)。通过对比可知,重新规划布局后的站点数量增加,同时与地铁站点、公交站点等的结合增强,与居住区出入口、公共服务设施出入口等的距离明显缩短 ( 表 1)。

2.系统规模预测

      首先,进行站点及车辆规模预测。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总体规模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大致推算:第一种是参考杭州的测算方式,即结合人口类型和交通方式,推算出2020年城市需要11.9万~13.89万辆公共自行车,按每个站点约20辆公共自行车推算出总共需要布置5950 ~ 6946个站点;第二种是参考《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中的测算方式,即租赁站点的密度宜为 4 ~ 25 个 / 平方千米。以成都为例,金牛区现状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密度约为0.69个/平方千米,高新区约为0.44个/平方千米,可见整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未来如果要进一步提升,需依赖于系统规模和覆盖度的提高。成都中心城区面积约为 597km²,按照上述第二种方式进行测算,总共需要布置公共自行车站点2376 ~ 14925 个,公共自行车 4.78万~ 29.85 万辆。
      其次,逐步实现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全覆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全覆盖可以加强骑行的连续性,使系统更好地与公共交通衔接,从而更好地支撑不断增加的使用人群。例如,成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的远期目标是实现“通借通还”的全域发展模式,模糊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置过程中的行政边界,实现就近借还。
最后,需考虑近期规划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当公共自行车站点的需求规模难以确定时,可采用移动式租赁点的模式,便于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当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与建设工程相冲突时,应在附近另外布置新站点,或等工期完成后恢复原站点,而不能简单地拆除和停用原站点;新增站点的过程应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可通过公众参与的手段搜集需求信息,在条件适宜的位置及时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

3.系统功能拓展和复合

(1)站点分类及功能复合化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主要交通功能是提供短距离的交通服务,因此站点应设置主导辅助功能类型,可分为商区辅助类、住区辅助类和景区辅助类等。同时,规划按照主导辅助功能类型,进行站点功能的复合化设置和设施的多样化配置( 图 3)。

(2)车辆类型多样化

      在对自行车进行设计时需增强车辆的通用性,借鉴国外经验,可结合站点类型设计普通型、双人型、亲子型、家庭型、健身型和女性专用型等多种类型的车辆,并针对不同站点设置不同类型的车辆停放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