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基于教育功能的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 |
规划师杂志社 2016-07-27 09:46:55 |
|
可作为休闲座椅。同时,鲁班尺广场两侧设置有长约60 m的层级叠水喷泉,喷泉池壁上雕刻了鲁班故事浮雕。第二级台地广场为开阔的中心广场,广场铺地拼贴了大型院徽标志。第三级台地广场为鲁班像广场,广场正前方为“智慧之源”喷泉水池,喷泉造型由鲁班发明的“墨斗”抽象而成,水池前放置着鲁班塑像,极大地提升了整个鲁班广场的文化氛围 ( 图 3)。

2.服务实训实践的景观设计—打造绿色课堂
(1)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景观小品设计
首先,设计参考“营造法式”中某些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在造景中适当重现东阳木雕、安徽砖雕、福建石雕的经典工艺及顶级传统土木建筑技术;在部分校园建筑屋顶花园中设计了各式古建筑风格的亭子,满足了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需求。 其次,设计充分考虑将老校区的一些雕塑小品、文化长廊和名树古木移至新校区的落点位置,对新校区校园历史轴的景观进行重新布置(图4)。历史轴的起点为校园西门,横穿鲁班广场至校园东门。设计在历史轴起点布置历史门雕塑,即按照老校区大门造型,以1∶2的比例缩小成为景观雕塑,可以供建筑或景观专业的学生学习大门建筑的相关知识。历史轴中间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了从老校区移至来的雕塑,其中包括体现鲁班精神的鲁班雕塑(图5),雕塑边上搭配种植校友捐赠或认养的乔木,体现出浓郁的校友情怀。历史轴以校友亭作为对景结尾,亭子为我国传统的红色钢质斗拱卯榫造型(图6),既体现了建筑类院校的特色,又富有现代设计感,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设计还在新校区的鲤鱼湖畔布局了树木种植纪念园,为今后种植校友捐赠的纪念树预留了场地。 最后,在绿色课堂主题的指导下,设计通过采用通风绿道、太阳能地砖、节能灯具、环保地砖、生态水景、节水植物、节水花园、垂直立体绿化、水生植物过滤系统、屋顶花园及架空层的景观延伸手法,因地制宜地布置景观小品;同时,根据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求,在教学区设置了雨水利用等节能、节水浇灌系统的设计展示牌,在鲁班广场上设计了具有学校标志的大型太阳能地灯,以及在鲁班尺景墙上设置了大型 LED 节能灯带等,且在设计中注重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与展示。



(2)结合课程实训需求的地形竖向设计、植物标识设计与道路设计
以测量学课程为例,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测量学课程,因此在进行校园地形竖向设计时,针对项目基地多为鱼塘洼地等不良条件,需要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内的多余土方,“再造”自然地形,通过对平地、缓坡、台地、水体和微地形等的处理,在丰富空间变化的同时,为测量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训场所;同时,通过保留场地中的坐标控制点,并设置控制点的永久性标志,服务于测量学课程实训。
(3)结合专业特色的建筑设计
首先,主入口区域的建筑组群组合以开放、韵律为主,体现学术氛围的理性和秩序;西面高层实验实训楼沿罗文大道规律布置,配合一至五层的裙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建筑组群,有效提升沿街城市景观;教学楼组群相对独立布局,大部分教学建筑平面呈南北向布置,东西向布置连廊和附属用房,且各教学楼系统内部的教室之间以及两个教学楼系统之间都设置有开放的廊道和庭院,为教学之余师生的自由交流提供舒适的场地;学生宿舍区采取灵活组团的方式,与点、线、面组成的各类绿色生态景观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理性的空间中营造出浪漫动人的氛围。同时,设计强调整体建筑组群的布局与校区空间松弛有度、疏密组合,建筑组群内部布局紧凑,组群之间适当开放,从而塑造开放收合、跌宕有致的空间体系。在建筑色彩与风格设计方面,新校区的建筑色彩以砖红色为主,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并以直线条为主。此外,针对各个不同功能区,设计营造不同的建筑原始材料美感,体现“建材之美”,突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 其次,新校区大门建筑的设计引用了我国传统园林的框景造景手法,提取斗拱元素,自下而上逐渐变窄,形成了“抬”的效果。大门位于校园中轴线的开端,与行政办公楼形成对景。设计采用四个柱体支撑弧形>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