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规划】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
规划师杂志社 2015-03-09 08:41:37 |
|
区、高可达中公平区和高可达高公平区。
①高可达低公平区:对于老城区内条件较差的住区,在更新改造时,严格按照《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2006版)进行建设,适当增加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开发建设;对于其他已建成区,合理引导主城区人口向外围迁移,减少主城区人口密度过大的压力,同时提高主城区外围的建设配套标准,使主城区协调、均衡发展。
②高可达中公平区:由于该区域公平性和可达性的综合情况最好,可以保持现状。
③高可达高公平区所占比重极小,位于主城区外围和边缘区。该区域内部及周边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点密集而均匀,且人口密度相对适宜,因此整个区域实现基层公共设施全部覆盖居住用地,且人均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占有量较高。考虑到区域未来人口密度会大幅增长,该区的基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布点可保持现状。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5年2期《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