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聪
11月12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在京联合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生态红线标识的揭晓,标志着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已由制定省级划定方案逐步转入落地勘界定标和制定配套政策的阶段。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孙雪东出席活动,并为标识揭幕;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主持。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标识上山水与大地合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及生态的和谐关系。
鲜红的红线给人以警示,传达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本质。
据悉,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能够将国土空间内生态状况最好、生态系统功能最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区域保护起来,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快美丽中国建设。通过设立生态保护红线标识,能够使社会公众对生态保护红线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直观,来自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产品将拥有特别的意义,助力更多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发布暨征集评选活动自今年3月30日启动以来,共征集到作品272件,超过2.4万人参与了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件、二等奖作品5件和优秀奖作品10件。
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科院、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代表,获奖作者代表共近100人出席活动。
文章来源丨中国自然资源报(侵删) 投稿邮箱丨xjxtd@126.com
声明:
本文来源:新土地规划人(ID:newlandplanning),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0NDgwMw==&mid=2655344034&idx=2&sn=4af42cf042531576504f50ae274ec566&chksm=bd5c466e8a2bcf78691fd56604e90f4a1d3200ddb03ea8e6e952564ba954317fe85a9b98eec8&scene=21#wechat_redirec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规划师》杂志社官方网站为非盈利新媒体平台,所有转发的非原创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渠道,如果所转发图文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