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宝东
在选题策划方面既要花大精力抓好主攻方向,又要在主攻方向的引领下带动次攻方向的选题策划,而且要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贪多求全的泛主题化出版行为,终会使出版社陷入平庸化、低水平化的出版状态中。
内容决定形式,要求我们要特别注重图书的内容,保证内容编写水平和质量。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要求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书名、封面、开本大小、版式、纸张材料、装帧形式等要素带给读者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事物在质变后开始的量变必须是在保持“新质”不变下的量变。一些出版社之所以没有做大做强,就是因为随着所出版图书数量的增加,没有在一贯保持原有优秀图书品质基础上脚踏实地真正实现量变的过程。
□李宝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它是指导我们一切实际工作的行动指南。出版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其编辑出版人员也要学哲学、用哲学,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实际工作,以更好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重点和非重点的辩证统一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584家出版社。在众多出版社之间,甚至某些出版社内部,在选题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不仅导致出版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出版社因缺失自己选题方向的重点和特色,在市场竞争中趋于被淘汰。
怎样解决这种被动局面呢?这就要求我们各个出版社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正确把握出版社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规划好自己的选题方向,在选题策划方面既要花大精力抓好自己的主攻方向,又要在主攻方向的引领下带动次攻方向的选题策划,而且要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其中前者是根本,后者是补充;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衬托)前者。只有始终坚持这种辩证的选题策划思维,才能使出版社的图书出版大树,既主干苍劲挺拔,又枝繁叶茂,才能在图书市场上创出自己独特的品牌,永葆自己的生命力。贪多求全的泛主题化出版行为,终会使出版社陷入平庸化、低水平化的出版状态中。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图书也不例外,其中图书的内容是指纸张材料上所承载的给读者传递知识信息的文字、符号、插图和表格,而图书的形式是指内容载体的样式,涉及书名、封面、开本、版式、装帧形式、字体颜色和纸张材料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又有重大的反作用。内容决定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出版图书时,要特别注重图书的内容,要求编辑策划选题内容并请作者实施编写时,要认真考量作者的编写水平和能力是否胜任选题内容的编写,保证内容编写水平和质量,避免假大空等形式主义。策划了什么内容的图书,图书内容适合什么样的读者群,只有这些内容确定之后,才能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比如,对于篇幅40多万字的科技类图书而言,采用16开本、庄重的封面和普通而严谨的内文设计当是首选;而文字量较少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亮丽的封面和宽松的内文设计则更为适宜。
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出版图书时,在内容确定之后,还要特别注意书名、封面、开本大小、版式、纸张材料、装帧形式等要素带给读者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形式对内容的重大反作用,一方面体现在读者对图书的购买过程中,能否通过图书的形式要素激发读者对图书的翻阅兴趣,进而再通过阅读内容激发读者对图书价值的认同感,最终达到读者实际购买,这是形式对内容发挥反作用的重大表现;另一方面体现在读者购书以后,对内容的阅读、吸收消化和理解效果,图书的形式要素能否吸引和便于读者对内容的阅读、吸收消化和理解,这是形式对内容发挥反作用的又一重大表现。
坚持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
很多出版社在成立或发展初期,通常都是非常注重图书产品质量的,包括内容的品质和编校质量,而并不特别注重图书产品的数量。随着图书产品在市场上逐渐被认可,在“做大做强”的目标指引下,这些出版社逐渐提升资源配置,如招聘优秀编辑、提升办公装备,开始在注重保证内容的品质和编校质量的同时逐渐强调图书产品数量,最终在市场真正实现了做大做强,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质的飞跃;而另外一些出版社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注意提升自己的资源配置,盲目扩张图书产品数量。有些出版社在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后,不忘初心,在更高的基础上继续耕耘,随着内外环境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