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阻力因子与阻力值的确定
不同的阻力赋值对潜在遗产廊道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合潇贺古道生态、人文环境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三个影响因素作为阻力因子。参考赵岩洁等人的研究,将研究区分为5个高程带, 即0~200m、200~500m、500~800m、800~1200m和>1200m,以及5个坡度段,即0°~ 3°、3°~8°、8°~15°、15°~25°和>25°。根据遗产源的分布特征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阻力因子分级和阻力值,阻力值范围为0~500。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进行权重赋值,经过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确定三个因子权重分别为0.533、0.214和0.253(表1)。
表1 各阻力因子的阻力值和权重值
(三) 阻力面的确定
景观阻力面是构建遗产廊道的重要过程数据,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的因子属性,模拟遗产源距离最近遗产点的综合阻力分布情况。研究利用ArcGIS10.2 平台,根据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坡度的分级阻力值,分别构建土地利用类型阻力面、高程阻力面和坡度阻力面。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分类、高程和坡度权重值,通过Weighted Sum工具,计算土地利用阻力面、高程阻力面和坡度阻力面加权总和,从而获得遗产源综合阻力面(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