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作品鉴析】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淮南市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4-30 10:23:14
 
煤矿开采范围,降低煤炭开采对淮南城市安全的威胁,并通过制定控制线内管控规定和要求,避免城市空间向沉陷区内拓展,引导沉陷区内建设用地逐步调整,推动采煤沉陷区的改造与利用。



(5)提出搭建“1+N”的“多规合一”公共信息平台 ( 图 6),构建信息平台联动机制,有机整合国土、规划、发改委和环保等各部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的共享互通,动态维护“多规合一”成果,为“多规合一”沟通和协调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6)改革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 图 7)。规划以“多规合一”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支撑,提出审批改革的步骤、流程和路径。



(7)通过建立良好协调机制,保障市区联动、部门协调,形成“一张图”;通过出台“多规”成果的管控及运行相关管理文件,形成了一整套“多规”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三)淮南市“多规合一”导向下的空间规划可行性与必要性

(1)大多“多规合一”的重点往往放在本地区的用地协调上面,同时也缺乏上层次规划的指导,导致“多规合一”沦为当地政府博取利益的工具。根据《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标准》,空间规划首先要编制省级空间规划,各地方政府要落实省级空间规划要求。

(2)“多规合一”编制重点在于协调差异图斑,空间规划则融入了综合的管控思想,强化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同时考虑市级政府和区级政府事权划分,将规划分为市 ( 县 ) 域、市 ( 县 )区两个层面,根据各自不同的管控特点、要点予以区别管控。

(3)“多规合一”编制时土地用途管制只明确是否为城镇建设用地,不涉及土地具体使用性质,但空间规划建议有条件地区可以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明确各类建设用地,这样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布局用地。

(4)“多规合一”不具有法定意义,所编成果的效益要依赖于其他法定规划来落实,而空间规划已在国家、省层面得到认可,是顶层设计的结果,并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其效益更有保障。

二  淮南市“多规合一”导向下的空间规划思路与策略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全面推进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淮南市自身发展背景,探索一条可借鉴的破解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难题的路径,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差异,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强城乡空间管控,提高行政效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淮南市空间规划(2015—2030年)》。

(一) 规划思路

    本次规划在“多规合一”成果的基础上,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加强用途管制,实现底图叠合、指标统合和政策整合,促进市 / 县在空间利用和管控上的统一,实现保护生态坏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空间管控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本次规划范围为淮南市域与市区两个层面,其中市区包括潘集区、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面积共计1492km2 。规划在市域和市区两个层面分别进行空间结构布局、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土地利用与控制线划定方面的安排,并进一步制定规划实施引导方案,保证“多规合一”在空间规划中的落实。

(二)规划策略

1. 定目标: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空间规划为城市发展服务,既是限定城市发展和扩张的刚性框架,又是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的“方针”。因此,本次规划在开展之初要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后续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均围绕该定位与战略开展。结合《淮南市“多规合一”规划(2015—2030年)》,本次规划提出建设淮南市“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合肥都市圈重要城市,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

2.分层次:市域与市区两个层次的协调

    本次规划范围较大,涉及多方面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以及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