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系列专版】社会组织主导的日本银座城市设计实施及启示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1-30 10:49:58
 
开银座街区营造会议;开办银座文化银行;创办银座城市营造基金。

    远景规划规定只要是热爱银座、愿意为银座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的人或团体都可以自由参加规划建设,并点名鼓励一些组织团体参与,如银座滤镜委员会、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协会、银座居住委员会、银座商业文化保护协会、全银座事物考虑会、银座残疾人协会、银座艺术工匠协会、银座城市管理研究会及银座公共交通审议会等。

三  银座设计委员会与《银座设计导则》

(一)背景

    银座地区活跃着各式各样的民间组织,基本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各类商业联合协会,如负责商业街的“通会”,各分区的“町会”及各类名义的团体组织。日本的“町会”和“通会”按照功能大致可分邻里交往型、应急管理型、行政宣传型、行政治理型及公共事务5种类型。

    2001年“全银座会”的成立,结束了各组织各自为战的局面,其每个月都会举办会议对整个区域的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全银座会”下设环境安全委员会、银座街区营造委员会、活动委员会、防灾对策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总务委员会和事务局7个分支机构(图2)。7个分支组织分别负责银座地区内部不同的事宜,包括环境安全、街区建设更新、活动举办、防灾应对、宣传报告及网站更新等。



    日本在2002年通过的《都市再生特别措施法》将银座列为重点整备区之一,此后大量关于银座再开发的讨论接踵而至,更有开发商想要突破1998年地区规划中 56   m 的限高控制建造 200   m 的超高层建筑,这与银座居民对银座未来的期望大为不符。因此,“全银座会”在2004 年 3 月召集了各个“通会”、“町会”、商业协会等组织,召开了第一届“银座街区营造会议”,邀请了城市设计专家就超高建筑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银座想要保留的“银座特质”进行了商讨,最终否定了 200   m 超高建筑的决议,并将决议反馈给了中央区政府。

    银座街区的城市建设需要遵守两个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①国家层面的法规,如《建筑基准法》《城市规划法》《户外广告牌规划》;②规定了银座的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退让等量化指标的中央区分区规划及银座地区规划。此前,银座始终没有一个能够处理街道城市建设事宜的民间组织,直到2006年中央区政府制订了《城市发展行政指令》,对之前法规未覆盖的规划事宜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说明了法律法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方法。在这个法规的授权下,2006年在“银座街区营造会议”上银座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

    银座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和《银座设计导则》的编制也与银座地区一直以来公众参与的文化背景有关,从1919年的“银座通联合会”成立到2015年设计导则的不断完善,银座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设计实施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1)。



(二)银座设计委员会

1.行为主体

    银座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不仅得益于社会组织的贡献,还得益于社会组织、政府、市民及专家等多方的博弈与合作。银座街区能够维持多元融合、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社会组织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政府的行政力量也不容忽视,银座街区城市设计编制与实施行为主体如图3所示。社会组织以“全银座会”为代表,主要负责部分非法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依靠该社会组织强大的影响力来推动实施;政府则主要负责法定规划的制定,并在行动上支持社会组织的运作。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力协作,共同支持着设计委员会的工作,共同维持着银座街区的无限活力。



    银座设计委员会是一个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民间组织,政府并不会为其拨款,它在财政上完全独立,所以设计委员会主要靠在银座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母系机构“全银座会”提供经费支持。银座设计委员会除了主要负责审查银座相关建设事宜,还会定期举办城市建筑主题讲座,不仅探讨银座更新,还为普通市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运作特点

    《城市发展行政指令》规定:所有在用地面积超过100   m 2 的土地上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