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传承·生长·共赢——基于人文行动的传统风貌小镇渐进式更新研究与实践
规划师杂志社   2018-09-25 16:47:33
 
,从而形成社会生态稳定、特色文脉传承、空间渐进生长以及共建、共享、共赢的更新发展路径。

二  传统风貌小镇渐进式更新行动框架

    传统风貌小镇以传承社会原生态、传统风貌和特色文化为基础,以渐进式的空间生长为路径,以区域平衡、多方参与和共赢机制为保障,形成渐进式更新行动的总体框架(图1)。

(一)传承 —— 传统风貌小镇渐进式更新行动基础

    传统风貌与文化是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是小镇赖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传承小镇传统风貌与文化,原住民是根本,特色文化是灵魂,物质空间是载体。原住民是构成小镇传统社会生态的主体元素,留住原住民是小镇避免建设性破坏的基础;特色文化是小镇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核心价值,脱离文化传承的空间建设不会有持续的活力;物质空间是小镇居民生活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为传统社会文化活动提供场所。

1.传承社会原生态,留住原住民

    传统风貌小镇在更新过程中需要维持原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涉及已有的邻里组织关系、居民生活就业与小镇业态分布等,避免各类旅游产品和商业化开发对原住民生活带来的冲击。以业态低端化问题为例,如果简单地将小镇低端业态更新为高端业态,不仅会使原经营者失业而被迫离开小镇,还会改变消费人群构成,从而破坏小镇的社会生态。渐进式更新行动是通过建筑微改造和景观环境整治,强化文化特征,改善消费环境,提升空间品质,在激活空间活力的同时,逐渐吸引多元业态进入,从而保留原有经营和消费人群,使更新发展做到为本地居民服务。

    更新行动应展开社会生态调研,分析小镇居民人群类型、消费结构、就业选择、劳动力析出与吸纳水平、教育医疗基本需求、交通出行特征等内容,从而明确维持小镇社会生态稳定所需的空间约束条件,发现居民在生活消费、工作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2.传承特色文化

    传统风貌小镇的特色文化主要包含传统生活习俗、节庆活动和宗教民族特色等。在更新行动中应全面梳理小镇特色文化,确定文化发展目标和各类文化活动对空间的需求,对具有突出地域特色和需要特殊保护的文化形式建立资金扶持机制。以此为基础,小镇各类功能布局应围绕其传统文化主题展开,如交通系统设计应尊重当地居民的出行特点(山路步道、水街等),公共空间系统应便于开展特色节庆活动,并为特色生活习俗(餐饮、贸易、娱乐及文化活动等)提供展示和体验场所。

3.传承传统空间风貌

    空间环境是传统风貌小镇文化和社会生态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展其传统风貌特征,使小镇物质空间保持较强的地域特色,是实现更新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现状空间调研,针对传统风貌建筑景观分布集中、空间肌理较完整的区域,应制定整体保护和分类分级保护框架,修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空间环境,明确新建建筑景观的管控措施;针对外围协调发展区域,应在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确保建筑景观风貌与传统风貌相一致、开放空间和街区肌理与已有传统风貌区域相呼应,在小镇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并加入新的空间元素(图2)。

(二)生长 — 传统风貌小镇渐进式更新行动路径

    传统风貌小镇渐进式更新的过程也是其空间生长的过程。所谓生长,即尊重小镇原有空间发展基础,根据居民发展诉求和文化保护传承需要,结合时代特征,选择空间渐进生长点,逐步注入多元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空间活力。

1.主导功能强化与多元功能协调发展

    传统风貌小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主导功能 ( 如手工艺、传统商贸和交通枢纽 ),成为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更新行动中应强化其传统特色功能,修复并延展承载该类功能的空间。同时,更新行动宜选择与小镇主导功能相协调的多元功能,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使新、旧功能融合发展,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丰富空间层次,提升空间活力 ( 表 2)。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