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是由点污染通过河水的流动形成线性污染,再通过线性污染影响到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城市中线性绿地往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但河滩棕地的生态修复见效也快,效果突出。河流具有自净功能,河滩的植物可以帮助河流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降解和吸收等过程,相对于其他棕地的生态修复(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等融合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生态修复),河滩棕地的生态修复较易操作,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宣传环保正能量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河滩棕地的特点
河滩棕地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受防洪影响,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滩地不能影响行洪,不能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不能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杆作物;②河滩棕地因其棕地的性质,对河滩本身产生较大的生态影响;③由于河流水系的流动,河滩棕地在洪水期有可能成为河流下游区域的污染隐患;④在我国现行建设方式下,河滩棕地的源头多为取土沙坑;⑤河滩棕地的污染源多为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
二 河滩棕地生态修复的定义、层次及特点
目前,我国的河滩棕地生态修复工作落后于发达国家。哈佛大学景观学系主任尼尔·柯克伍德认为,规划设计策略普遍没有竭力解决环境条件下的深层问题。这是因为除亚表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适应性等环境问题外,棕地再生规划设计往往还涉及社区重建和人文关怀等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河滩棕地生态修复工作尚达不到这种深入的程度。
(一)生态修复的定义
在理论研究方面,生态修复尚无明确的定义,现阶段其主流的定义如下:①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使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到较接近其受干扰前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②强调应用生态学的过程。我国学者彭少麟提出,生态修复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及方法。③强调生态整合性恢复。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给出的定义是,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其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
(二)生态修复的层次
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汇总,结合规划设计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生态修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低层次,即受损生态系统的乡土植被恢复,也就是通常理解的绿化或是植物的恢复阶段;②第二个层次—中层次,即营造生态系统,此阶段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可持续性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考虑人、动物、植物以及现在尚没有引起重视但对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要素等;③第三个层次—高层次,即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根据生态修复的三个层次可知,既有研究深度又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项目是正确认识生态与生态文明的体现。
(三)河滩棕地生态修复的特点
河滩棕地与一般棕地不同,其生态修复的特点如下:①河流具有流动性,能够主动带走部分棕地污染物,所以河滩棕地既是污染源,又具有自净的功能;②河滩棕地的恢复速度较城市棕地或重工业棕地快,这是因为河滩棕地的土壤湿润,植被状况较好,能够较快地利用植物对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与净化;③河滩棕地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其在修复后,对于城市居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是城市发展的触媒。
三 河滩棕地生态修复的途径
生态修复工作质量的高低是科学评价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之一。规划设计中的生态修复类项目涉及多学科问题,由于生态修复主体的不同,生态修复的目标以及采取的策略、措施等都有差别,换言之,生态修复类项目具有很强的“私人订制”性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措施。
结合生态修复类项目的特点,笔者认为河滩棕地生态修复的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评估
评估包括两个部分:评估主要问题、识别问题在场地中的位置。在评估主要问题时,应追本溯源,了解场地原本的用途,以及近远期的污染源是什么;而要识别问题在场地中的位置,就应联合生态学、土壤学、动物学、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