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维护》(Appalachian Trail Design, Construction , and Maintenance)等。
4 等级认定
美国国家步道系统包括:①国家风景步道,即国家重要的风景胜地和历史、自然、人文景观延伸或串联的步道,可以串联沙漠、湿地、草地、高山、峡谷、河流、森林和其他代表国家重要地理特征的地区,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户外休闲潜力;②国家历史步道,即与具有国家重要历史意义的原始线路或旅游线路相连接的步道;③国家休闲步道,即在都市或近郊地区为人们提供多种户外休闲机会的步道;④连接步道,即为了便于人们进入国家步道或使各步道之间相连而设立的步道。其中,国家风景步道、国家历史步道的等级最高,其设立必须经过国会审批和认定,两者的长度一般都应在 160.9km(100 英里 ) 以上。与国家风景步道不同,国家历史步道可以包括水上线路,也可由陆地步道、水道和公路构成历史线路的还原或近似线路。国家休闲步道、连接步道的等级较低,由内政部秘书处或农业部秘书处授权认证,其申请和设立相对简单,但国家休闲步道应至少向公众开放10年。此外,美国还有地方级步道,即州和大城市地区步道,由州或地方政府设立。
5 技术特点
美国步道一般不允许常规机动车通过,具有步行、骑自行车及骑马等多种户外休闲用途。其配套设施类型多样,以阿巴拉契亚步道为例,服务设施包括:①指示系统,分为步道标记和解说标示,前者主要用来指示步道线路,后者主要是向游客提供信息,讲述步道故事;②过夜设施,主要包括庇护场所和帐篷营地,该类设施可以减少人工建筑对自然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限制营地的蔓延。
(二)中国步道
1 概念
依据《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修改稿)》,登山健身步道是以登山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步道(区别于游步道等)。步道系统是位处山地、海岸及郊野地区,经过审核认定的步行体验廊道及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休闲健身、生态旅游、自然体验、环境教育和景观欣赏功能,具有自然人文资源或景观美质。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National Trails System)是指一个区域内所有登山步道的连接及其附属区域、设施的总合。
2 发展状况
2010年,浙江省宁海县建成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此后,山西、北京、广东等省(市)陆续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北京市于 2013 年、2014 年先后编制完成了《顺义五彩浅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北京昌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2013 年 9 月,顺义五彩浅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成 125km。
3 法规标准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发布《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修改稿 )》。2011 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 5号),提出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2013年,北京市发布了《登山旅游步道设置与服务规范》(DB11/T 1016—2013)地方标准。
4 等级认定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由中国登山协会制定,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颁布并向全国推广。
5 技术特点
山健身步道是单一步行用途通道,主路面宽度在1.5m以内,由土石道、碎石道、砾石道和木栈道等构成,道路纵坡可达到25%以上,但须设台阶;附属休息站、露营地、接待站、标识系统、报警点和临时避难场所六类设施。
(三)小结
从发展阶段看,美国步道具有世界上最成熟的规划建设经验;中国步道规划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法律地位看,美国国家步道有国会立法作为依据,法律地位高;中国步道已有国务院文件和部门标准作为依据,但尚无国家立法依据。从等级划分看,美国步道系统有国家步道和地方步道之分;中国已有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提法,尚无国家步道、地方步道的提法。从技术特点看,美国步道是以非机动车通行为主的具有多种户外休闲用途的通道;中国登山健身步道被界定为单一步行用途的通道,但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