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览会等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但食品谷在建设中尚未融合城市意象各要素,特色不鲜明,因此如何利用潍坊的文化、资源与环境塑造片区特色,提升食品谷的对外吸引力与品牌影响力,成为规划设计的一道难题。
健康生态的国际食品城规划定位与策略
一、规划定位
规划通过宏观的战略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基地现状条件,立足于现代农业和高端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新突破,力争将中国食品谷打造成健康生态的国际食品城,并从不同层面确定其具体的发展定位(图3):①国际定位—国际食品产业合作窗口。规划基于开放性原则,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打造国际食品展示交易区、国际食品研发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和国际农业示范区,在开放的平台上实现中国食品产业的新突破。②中国定位—中国健康食品引领区。规划基于健康性原则,通过打造营养中心、国际食品标准中心和食品文化交流中心等,建设健康城市,发展健康产业,引领中国食品文化迈向新的高度。③区域定位—区域食品总部中心。规划基于创新性原则,以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和产业孵化等聚集北方食品产业总部,建立区域食品总部中心。④省内定位—山东食品综合服务平台、山东半岛交通枢纽中心。规划基于服务性原则,通过各大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差异化的食品产业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依托山东农业、食品工业和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山东半岛交通枢纽中心。⑤城市定位—城市副中心、产城融合区。规划基于融合性原则,通过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模式;从农业源头做好食品产业,建立新型农民合作机制,创建新型农村社区;保护生态,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宜居生活城市副中心。

二、规划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标与定位,规划以健康的环境为依托,以健康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建设为重点,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建设和特色塑造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1 区域整合,有机聚合,构筑健康空间形态
健康城市和生态城市规划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强调城市空间的品质与活力。规划通过区域整合,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构建生态、交通、空间和社区邻里等多重城市网络;在此基础上,以紧凑的方式进行空间布局和发展,通过有机聚合城市空间要素,构筑高品质、有活力的食品谷空间形态。
2 功能复合,组团布局,实现用地集约高效
规划坚持集约用地的原则,加强土地的适度高强度开发和混合利用,并通过组团布局的方式营造食品谷的生机与活力,以复合集中模式实现城市集约性与环境舒适性的平衡。
3 快慢融合,慢行优先,构建绿色交通系统
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是强化国际食品城吸引力与首位度的前提和基础,规划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系统,实现食品谷对外合作的顺畅;结合区域的功能布局进行道路组织,确定区域内的道路骨架,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优先发展无污染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向低碳的发展模式转变;大力打造慢行交通系统,营造步行空间,创造健康城市。
4 生态持续,景观宜人,建设幸福宜居新城
优越的生态环境不仅能保障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国际食品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规划基于生态优先理念,通过对区域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引导城市与生态相互渗透、形成系统;以生态连续为目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网络,根据各功能片区特色营造独特的生态景观,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态新城。
5 美食体验,健康生活,打造特色食品小镇
为突显食品谷特色,规划打造食品小镇,作为营养研究、文化展示的世界窗口,美食体验、美食消费的人间天堂,以及环境优美、休闲养生的旅游胜地。规划在食品小镇内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延展食品产业动线,发挥食品小镇的社会影响力,为整个食品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食品谷规划设计内容